很多人错误地认为学习能力和智力相关。对于他们来说,学习就像眼睛的颜色一样,是一件与生俱来,不可改变的事情。常言道,人类要么天生就会学习,要么就不会,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花心思去学得更好呢?

这其实也是很多人学习没有重点的原因。他们没有认真思考怎样在一个领域成为专家。他们知道“熟能生巧”,却很少去思考怎样使学习更加有效。其实人们对“熟能生巧”的意思一直存在误解,它真的是指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重复同样的技能吗?练习需要有反馈吗?练习需要高难度吗?还是说练习也应该变得生动有趣?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学习是后天习得的,而并非是天生的。我们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方法不断去提高我们的学习能力,人人都可以更快,更有效率地掌握专业知识。换句话说,我们都可以通过更好的学习方法去更好地学习。

下面这个例子就很好地表现了在获取专业知识这块,学习方法为什么比智商更加重要。马塞尔·维恩曼(MarcelVeenman)发现,在学习新事物时,那些注重学习过程的人,其学习成果要超过智商更高的人。他的研究甚至表明,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正确地理解问题要比先天智力重要15%。

基于研究,以下有三种实际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你提高学习能力。

明确你的目标

有效的学习通常类似于一种项目管理。为了发展专业领域,我们首先需要为我们想要学习的内容设定可实现的目标。然后我们必须制定相应的策略来帮助我们实现这些目标。

有针对性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应对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所有负面情绪:我是否足够好?我会失败吗?如果我错了怎么办?相比于学习,其他事情是不是更有意思?

斯坦福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认为,虽然有些自我怀疑属于正常情况,但这种负面情绪很容易让我们丧失学习新事物的动力。另外,如果我们制定了目标明确的计划,我们反而会更加投入。很多研究都不断强调了制定学习目标的重要性。它们一致表明,有明确目标的人的学习表现会优于类似“变得更好”这种目标模糊不清的人。通过明确目标,人们可以更加容易去管理自己的情绪,并在学习中取得进步。

学习是习得的行为,以下3个方法让你学得更好插图

学会思考

元认知是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心理学家将元认知定义为“学会思考”,从广义上讲,元认知就是去思考如何去习得你想要学的知识内容。它需要你经常进行自我反思:我真的理解了吗?我可以向朋友解释一下吗?我的目标是什么?我需要更多背景知识吗?或者我需要更多练习吗?

对于很多训练有素的专家来说,元认知很容易掌握。这些专家在解决问题时,会经常思考这个问题的组成架构,通常他们也会对问题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有着准确的把握。

这里的重点不是说将“学会思考”的能力留给专家。在学习方面,最大的问题之一是人们不愿意去发展他们的元认知能力。他们不会停下来问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某项技能或概念。

这里并不是说人们总是习惯于左耳朵进, 右耳朵出,这里的问题在于人们不会强迫自己真的去学会思考问题的本质。

学习是习得的行为,以下3个方法让你学得更好插图1

反思你的学习

学习也会存在矛盾性。事实证明,很多时候我们需要忘记我们正在学习的内容,才能更好地理解我们的学习。例如,当我们站在更远的地方去观察我们的问题时,我们通常会对问题本身有了更多的了解。再比如当我们与同事辩论问题时,往往是你在事后洗碗的时候才会想到更棒的论据,或是当我们阅读软件手册时,通常也是在关闭页面后才有更加全面的理解。

简而言之,学习从不断反思中获益。这种反思需要内心短暂的平静。也许我们正在某个角落悄悄地写文章 – 或者在洗澡的时候自言自语。但它通常都需要一个平静的思绪,方能让我们更加专注地去反思自己的学习。睡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我们小憩或沉睡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很有可能在潜意识里反思我们的学习。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一个高质量的睡眠可以缩短50%的自我反思时间。

思绪平静的重要性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在感到压力,愤怒或孤独时,很难去学习技能。当各种情绪涌入我们的大脑时,我们无法审视和反思。当然,在某些充满戏剧性和高风险的情况下,我们或许可以学习一些基本常识,比如记住一个电话号码。但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去理解学习,保持内心的平静至关重要。

学习是习得的行为,以下3个方法让你学得更好插图2

对所有人,尤其是那些希望帮助员工最大化发挥个人作用的公司来说,好消息是学习是一种可以习得的行为。快速掌握某项知识并不意味着你就是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但却说明你是最会学习的人。通过有意识地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会思考的能力,并在适当的时间反思你的学习状况,你也可以成为一个会学习的人。